消費者需要一組文字或圖像符號
來概括承受他/她對消費過程的所有感受
為了強化這組符號的記憶穿透力
以便與其他成千上百組符號競爭
品牌擁有者需要下很多功夫
2004年春末,一行人遠赴日本旅遊,走進澀谷區一家「無印良品」,在三樓寢具部,我的身邊一對操著台灣國語的中年夫婦,丈夫以洪量聲音說:「妳看,人家根本沒有牌子,東西還不是賣到嚇嚇叫。日本人實在厲害,品質顧好最重要,連名字也不必取,港款賺大錢。」太太的回答也滿妙的:「沒有名還能這樣有名,光廣告費就省不少呢!」
他倆頗像白手起家、吃過苦頭、勤奮打拼的台灣中小企業主,胼手胝足地開創了一片小天地,奉行「每一分錢都要花在刀口上」這類傳統美德。從創業以來大概除了兩塊招牌以外,從未花錢替他們的牌子打過廣告,難怪會羨慕那「沒有牌子」的「無印良品」。
「無印良品」怎會沒有牌子呢?「無」只是行銷企劃人員想要語不驚人誓不休的另類思考,用顛覆正常思維的文字符號去聳動消費者的感官,反而可以強化印象。
一切由品牌概括承受
用一組符號概括承受所有感受,一方面來自於生活訓練,人們從小就習慣用這種簡約方式處理複雜的訊息,另一方面歸因於現代商業機制已經營造成形的消費環境,早已成功地教育消費者只需認定單純的品牌即可,根本不必知道太多 ( 包括商品產制內情、廠商職業道德、消費後遺症等等 )。
「概括承受」現象的存在,導致「品牌」的出現。
上溯至人類文明早期的商業活動,所謂「招牌」早已因應需求而生:以廣招徠的一塊牌子,它有多種型式,不管形態如何變化,依附在其上的圖文符號才是重點;商家俗稱「擦亮這塊招牌」云云,換個比較貼近實情的說法是「別辱没了這個名字」。
於是,商品的品質、服務的效率、價格的高低、企業主的外顯人格,甚至員工在外製造的社會事件、經營者第二代的桃色緋聞,一滴不漏地全部由品牌概括承受。消費者對某品牌有好感,表示在大眾眼中它所承受的正面印象多於負面印象,消費者會棄A品牌而就B品牌,代表B品牌散發的概括印象優於A牌。
《品牌,原來如此!》黃文博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